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以下是好词好句“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曹植《求自试表》。

适用主题

平凡与伟大、奉献精神、追求生命意义等,如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2020天津卷《中国面孔》,2018年上海卷《被需要》。

示例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通过劳动的坚实付出,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正如“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推动社会进步的,正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劳动付出。 平民英雄王继才,三十余年守护一座只有0.013平方千米的小岛,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九十多岁的白方礼老人靠自己蹬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连续十余年夜以继日工作,省下35万元的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一束光能冲破黑暗,一颗星能点亮夜空,一朵花能装饰春天。而如他们一般的平凡英雄在用时间向我们证明,甘于奉献的人生亦是不平凡的人生。

范文

1.《无题》

曹植曾道:“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岁月迢迢,以天地为标尺,人生短暂,个体的肉身只是朝暮之间的流萤,但无悔的奉献却能让灵魂永生。我们虽“蜉蝣于天地之间”,只是微小的沧海一粟,但若我们努力发出的瞬息光芒不断汇聚,相信必能破开混沌,收获破晓后的万丈光芒!我也愿与诸君同勉,携起手来,趁风华正茂,共同奋进,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2.《先不为,再为之,终有为》

古语有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都指向共同目标:做有为青年建设国家,因此,在不应为时拒绝诱惑,在应为时迎难而上,当属有为青年之作为。

拒绝诱惑,暗室不欺,是有为青年的智慧选择。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是甘甜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是明晰自己应该做什么后选择舍弃部分,以求更多结果。即使当下表面上无为,也是为了以后一鸣惊人的更大作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造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美谈;游戏防沉迷系统更严新规落地,提醒我们反省自身,不应沉溺于当下游戏的“奶头乐”式的诱惑,而应当在“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之时,勤勉学习学有所成,以求报效国家,有更大作为。因此,拒绝诱惑,暗室不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对我辈青年有陶冶自身以求厚积薄发的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先不为”并不代表“佛系”“躺平”,空想只会一事无成。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并非不撞南墙不回头,盲目固执只会让努力付诸东流。我们只是在不应为时不为,拒绝诱惑,暗室不欺,但在应为时更应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方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是有为年的自信担当。事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明知山峰嶙峋仍要攀爬,明知江流湍急仍要跋涉,是明知目标高远仍要奋勇拼搏的自信与勇气。有“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立潮头的自信,才有华为步步打开技术封锁的创新之举,否则会像中兴被芯片“卡脖子”后失去活力;有“上合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与艰辛努力才有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奋斗者号实现万米深潜的伟大突破。故此,身为当代青年,我们定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我们做有为青年,建设有为之国家,必当在不应为时拒绝诱惑,应为时迎难而上,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声明:词多多www.ci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7)
上一篇 2022年4月18日 08:58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09:02

推荐阅读

  •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以下是好词好句“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适用主题 乐观自强、正确面对磨难、成长的蜕变等。 示例 每一次困境,...

    2022年3月18日
    1.3K0
  • 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以下是好词好句“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一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胡适的《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 适用主题 青春励志,志向理想等,如2018年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2017年全国卷三《我...

    2022年4月18日
    6930
  •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发现别人的本色

    以下是好词好句“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发现别人的本色”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适用主题 人生智慧,评价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处世的智慧等,如2015年浙江卷《文章和人...

    2022年7月18日
    6840
  •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以下是好词好句“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聂夷中的《杂兴》,意为:两片树叶可把双眼挡住,两颗豆子也会让双耳失去听觉。比喻小事也会蒙蔽人,使人看不清、听不明事物的整体形象。 适用...

    2022年5月24日
    5710
  • 宇宙间许多至理妙谛,寄寓于极平常微细的事物中

    以下是好词好句“宇宙间许多至理妙谛,寄寓于极平常微细的事物中,往往被粗心浮气的人们忽略过”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朱光潜的《朱光潜读书与做人》。 适用主题 体察细节,品味生活,在日常中寻求哲理,热爱生活...

    2022年5月28日
    7640
  •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以下是好词好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意为:游览寺院时,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适用主题 ...

    2020年9月27日
    58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