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好友

少年好友

最近我看了很多本书,而且是从小认识的朋友的自传,书本已经出了好多年,只是没有像今天那样,能安定下来重新去看、重新去认识、重新去了解他们,就趁着这个可恶的疫情,把人困在家中,便去做一些事情令自己安静下来,叫自己从他们的自传中回到过去,追忆往事、追忆从前,找回我们的情谊。虽然都已经过了几十年,能否找回?当然不能,只是找借口来安慰自己,也多谢曾几何时朋友这样关怀过自己,便已经足够了!

这些我选择看的自传中,有很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兼艺术家刘培基(Eddie)、有我因为先父的关系认识的著名演艺界幕后一把手陈善之、再有是名导演陈德森。他们都是我认识日子不短的名人,我的位置只能安置在这小框框中,把握时机提及之间的种种!

几位朋友之中必须先说说时装大师刘培基,认识他时彼此才十几岁,十二三岁左右吧,那时我们家才从小乡镇、已经消失了的大磡村搬到尖沙咀,一下子好像由穷小子提升到富人似的,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这繁华尖沙咀有什么好,住进了所谓大厦却没有了我儿时的玩伴,没有了可亲温暖的左邻右里、叔叔阿姨,全部都没有了。新居是高十几层的大厦,如今仍然存在,父母离世后,姐妹仍住那里,几十年了!

搬了进去我觉得孤单,犹幸兄弟姐妹多,家中是颇热闹的。由于大厦一层有十几个单位,每层四方围着走廊,少年时的我很会帮忙做家务,不用煮饭也要洗衣服照顾弟妹,也因此我几乎每天都要在走廊晾晒衣服,少年时的刘培基在我们同一楼层,相隔数间的一个单位中当服装学徒。那年代很多外国人来香港公干,很多外国兵来香港逗留数天放放风,因此我们的大厦有很多做服装的工场在其中,主要是做西服的,刘培基因为家庭原因,被母亲安置在其中一家工场,他便生活在那工场中,他也跟我一样,在那里没朋友,常常独自在走廊待着,一次我晾衣服时又碰上他,我主动跟他聊起来,问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在工场,简单的对话,我们便成了朋友。我家父亲一向开明,知道我认识了这么一个朋友,还友善地招待他入屋玩耍、看电视。那年头有电视机很本事的了。从此刘培基成了我家的一个好朋友仔!

声明:词多多www.ci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上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4:11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14:20

推荐阅读

  • 米芾的行书

    论书法,普罗大众都知道王羲之,但不一定知道米芾。米芾是宋四大家之一,他年龄略小于苏轼、黄庭坚、蔡襄,成名也稍晚,但其书法之精妙,却在苏、黄、蔡三家之上,为世人所推崇。 宋人“尚意”,真率畅意是基本审美格调,故宋代是行书的天下。米芾痴迷魏晋,...

    2022年4月26日
    640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307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6110
  • 鸭子的黄昏

    鸭子的气息从入户花园的位置隐隐传来。在8月中旬的清晨,这陌生又熟悉的气息像在提醒我,农历7月14日就要来临。 在桂西北农村老家,7月14日是一年里仅次于春节、清明的第三大节日。7月14日那天,外嫁女照例是要挑着鸭子、糖饼、果子回娘家过节的。...

    2022年5月23日
    6220
  • 为什么写词要比写诗难?

    今天我们谈谈词的写法,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词原本是附属于音乐的,所以别名叫倚声,写法叫填词,因为是给现成的旋律配新的歌词,所以填词对音律的要求比近体诗还要苛刻。 (1)倚声与填词 昨天留下的问题是:这么多人都来写词,谁来谱曲呢?刚刚写完的词...

    2023年2月6日
    2760
  • 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

    今天谈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课题,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生走的多少路都会化成坦途。这是在一次阅读中感悟到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格,也是多么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境界。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

    2022年4月17日
    526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