瞓在黑甜乡

伍呆呆: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日日在家煮饭仔、熬大夜,聊文学聊艺术,谈人生谈时事,导致体力透支,睡眠严重不足。待他们一离开,便关闭手机,一觉睡至第二天下午,林哥夫妇中途在楼下大声敲门也未将我吵醒。睡醒后在电话里解释完,林哥夫妇对我的“烂瞓”皆表示无语。我并未好意思告诉林哥他们,敲门声对于“烂瞓”的我来说真是“湿湿碎”了,从前年轻的时候与朋友们一齐去现场睇波,绿茵场上球员踢得热火朝天,观众席的吼叫声不绝于耳,我却还能半靠在塑料椅子上,在嗷嗷大叫的观众群里熟睡如泥……最“烂瞓”的一次,是熬夜工作完马上瘫倒在床一口气睡了24个小时,其间一次也未起身饮水和如厕。

燕婷则是十分羡慕我的“烂瞓”,因为她长期处在失眠的痛苦中,常常“眼光光,等天光”,睡不着便读书,或写字或画画,总要折腾到天光才能靠安眠药睡去,别人传授的治疗失眠的经验和药物对她似乎统统没有用处,我这种天生“烂瞓”的人,除了在一起的时候“顶硬上”,陪着她饮酒说话之外,就更帮不上她了。

亦由此想起了一部科幻小说里写到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老中医,很成功地经营着一家祖传的大药铺,此外,对现实世界极其失望的老中医毕生都在研究“梦”,研究如何能够随时进入与现实完全相反的,称得上是大部分人心里的乌托邦的美好世界。

“梦”的前提当然是必须睡着,老中医所用的中药十分神奇,嗅到它的气味,仿佛就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以及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所包含的一切。老中医的研究室里,明有“壶中日月长,醉里乾坤大”的对联,暗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句子,无论“梦”的研究是否成功,光是药味与环境就已能引人遐思了。故事里的老中医后来彻底地进入黑甜乡,留在了他理想中的乌托邦。

前些日与一位邯郸籍的朋友聊到黄粱美梦的典故。和科幻故事里的人物相反,做过黄粱梦的书生从梦里回到了现实。虽然都是故事,想来到底是科幻故事里的老中医的结局比较幸福一点吧,毕竟,书生只要回到现实中,再去重复他梦中经历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从前读书的时候只是读书,年纪渐长,在经历和阅历不断地增加之后,尤其是眼见了疫情和战争,便发现,真实的人生和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更多的时候,真实的人生比虚幻的梦境更为魔幻。再转念,如今很多人其实都在睁着眼昏睡,过着糊涂的日子,能够清醒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实在困了,便效法东坡先生,斟上酒,“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即可。

声明:词多多www.ci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伍呆呆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0日 16:28
下一篇 2022年4月21日 11:57

推荐阅读

  •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范文一 我和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我很小的时候,当时我还不会读书,但是我喜欢“听书”。在我还不会读书的时候,妈妈常常会给我讲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在想象中探索世界,仿佛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每次听完故事,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开心。当...

    2023年3月29日
    4340
  • 夹竹桃下的青瓦房

    半山有一棵夹竹桃,夹竹桃下有两排青瓦房,东北角围墙边有一间小厨房,厨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的时候,就是人间最温馨而美好的时节。 山上有块麦地是我家的。每到麦收时节,我总是禁不住望一望开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和夹竹桃下的小屋,那里住着学校里最美的女...

    2022年5月10日
    1.1K0
  • 生活不在别处

    和年轻朋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到假期一定要好好出去旅游一番,要去看看世界的大好河山,去走走自己想要走的风景。然而这样的兴奋似乎只在一瞬间,这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很快就会被他们用叹息浇灭,工作实在太忙了,忙完这阵子肯定会有下一阵子的事情...

    2022年4月20日
    8900
  • 担担面的奇功

    人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很奇妙,很意想不到!小时候住大磡村飞机库,再往前另外有小村叫上元岭、下元岭。先父在上元岭的大观片场工作,下元岭侧是小村的市集,那里有街市摊档,有不少小店铺、小士多,还有印象很深刻吃担担面的地方叫“咏藜园”。我也不知为何几...

    2022年4月17日
    8020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8640
  • 印章的妙用

    笔者自学书法以来,便开始用印章。几十年下来,不论好丑,印章也有一堆,虽未能成齐白石那样的百石富翁,也有好几十方。篆刻家何国勋说,书画家从来不嫌印章多,几乎人人皆用时方恨少。 古时候,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作为取信于对方的标志,《后汉书·祭祀志》中...

    2022年4月26日
    9361
  • 人生需要给予

    如果说,问你的愿望是什么,我猜大部分人的愿望都会是想得到某些东西。就绝大部分人来说,不管是怎样的愿望,总是离不开索取和得到。当然,人生需要有追求,但是人生也需要给予。 无论是自己给予别人,还是别人给予自己,这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着。没...

    2022年5月31日
    9972
  • 小铭的北大梦

    去年冬天,小铭忽然郁闷起来。课堂上,一向乐于主动的他,成了哑巴。那天,当他把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得干巴巴的,他的好朋友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小铭,你把那色彩丰富的秋天都读成瘦瘦的冬天了!”小铭听了,勉强露出了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 作为老师,...

    2022年7月14日
    97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