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全文及鉴赏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全文及鉴赏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已是一年。
世事变幻心茫茫难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独眠。
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园,邑有灾民惭愧领朝廷俸钱。
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楼盼望你早还。

注释
⑴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
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⑸问讯:探望。

《寄李儋元锡》鉴赏

韦应物这首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巩溪诗话》)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寄李儋元锡》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此诗的政治背景。

声明:词多多www.ci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的。

(1)
上一篇 2021年6月5日 08:48
下一篇 2021年6月6日 08:51

推荐阅读

  • 欧阳修《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全文及鉴赏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宋代:欧阳修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翻译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

    2022年7月7日
    6880
  • 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全文及鉴赏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清代:纳兰性德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翻译 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冷溶溶的远山,那一抹微云的远山像极了她清晓画的眉形。 妻子一...

    2023年1月12日
    2250
  • 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全文及鉴赏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苏轼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翻译 乘着奔跑的...

    2023年2月23日
    3100
  •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全文及鉴赏

    秋宵月下有怀 唐代: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宵月下有怀》译文 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

    2023年2月11日
    2460
  • 柳宗元《柳州寄丈人周韶州》翻译及点评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唐代:柳宗元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译文 地处越绝之境的柳州,只见山峰万千,连绵不断。我整日坐在...

    2023年3月31日
    2370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文及鉴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

    2023年1月6日
    365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