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以下是好词好句“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余秋雨。

适用主题

全面发展、培养包容的学术精神、文化交流等,如2020年全国卷二《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2019江苏卷《五味调和,共存相生》,2018年天津卷《器》。

示例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各门学科、各类知识、各种文化并非泾渭分明,究其来源,它们其实来自同一个源头,曾属于同一条河流。 古代东方的观星占卜,通过“征兆"预测福祸因果,既是天文学最初的萌芽,亦是哲学最原始的摸索。近代的西方反抗神学,形而上者发展哲学,以深思追溯宇宙鸿蒙;形而下者研究科学,以实践探索世间万物。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的,“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不同的学术之间,没有清晰区隔的分水岭,它们彼此各有所长,也互通互促。虽说“术业有专攻”,但若是只顾闭门造车,将视野禁锢在单一的领域,往往会局限研究者的眼界与胸怀。 “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保持好奇之心和求知精神,承认自己的片面,努力全面发展,方可练就灵活的头脑,保持思想的通达与丰富。

范文

1.《文化互鉴》

余秋雨先生说:“文化以交流为胜业,以传播为使命。”我想此言诚然正确,但又为何要强调以交流、传播为使命、胜业呢?难道是为了促使一家之言统率天下,硬要将文化之千姿百态统而为一吗?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其真正的答案也许便存在于文化互鉴。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文化互鉴是人类历史当行之道,其积极意义更是毋庸置疑的。

古时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唐朝的中原丝织品吸收波斯风格,演化出丝织物的全新魅力,明清的青花瓷将外国纹样融入其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采。如今各国的设计师通过更为发达的交通方式以及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相互交流、碰撞出艺术上的火花,使得一件又一件如“Y形椅”的作品相继问世。不难看出,在和平发展的年代里,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艺术——从来都需要依靠文化互鉴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地球幅员辽阔,千姿百态,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础上,各式各样特色不同的文化应运而生。从土黄色的大陆文明到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主张着安土重迁的慎重与主张着积极开拓的进取始终同时存在。它们所倡导的文化内涵理念、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高下好坏,均各有长短,而我们又当如何能兼具二者之美,让艺术这一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载体更好地发展呢?我想其答案也许便在于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就像古时的织品、花瓷,当下的“Y形椅”,要兼取各家之长,成就自我,方可打造出艺术领域的又一高地。

而更为重要的亦是:除了和平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一个文明处在面临巨大挑战与危机之时,也同样惟有文化互鉴方可谓济世之良方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流砥柱。这就像隋唐之前,以鲜卑文化注入略带颓丧的中原文化,非此不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就像晚清之时,以科学民主之启蒙思想、西方先进文化替换封建文化中的思想积垢,非此不能唤起民族的觉醒。在中华文化几千载发展历程中,我们并非没有遭遇发展之困局,并非没有自身文化已有组成部分不合时代潮流之时,但中华文化因何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仍未断绝?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向外辐射中华文化独特影响力之余,不断演化、更新,是文化互鉴帮助一个民族不息,直至今日。

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君子本性并非异于常人,但其之所以可以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原因就在于善于假借外物之力充盈自身。我想文化互鉴也正是此意,只有相互借鉴,融合发展,文化艺术方可常出火花、时有惊人之作;也只有相互借鉴,不断取他人之活水注入自身,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才可以历久弥新,在时代浩浩汤汤的大潮中永远保有一席之地,不为时代历史所弃。

2.《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

她把头发重新扎高了,裙子换成了裤子,彩色换成了黑色,高兴的脸换成了冷漠的脸,老师知道,她手中的王牌终于回来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明明是他回不来了……

成长就是:渐渐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

声明:词多多www.ci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的。

(2)
上一篇 2020年8月22日 09:12
下一篇 2020年8月23日 09:21

推荐阅读

  • 灵魂肯定是一种有负重量的物质

    以下是好词好句“灵魂肯定是一种有负重量的物质,它离去了,人体反而滞重”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 适用主题 灵魂的意义等作文立意,如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2022年7月9日
    9410
  •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

    以下是好词好句“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小窗幽记·集醒篇》。大意: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有凌驾千古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能珍惜别人的微小才...

    2022年6月17日
    1.6K0
  •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

    以下是好词好句“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金缨的《格言联璧》。意为:内心平静安宁,不论在哪里都风平浪静;天性得以教化,到处都能看到鱼跃水面、...

    2022年5月2日
    1.4K0
  • 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以下是好词好句“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叶子奇的《草木子》。 适用主题 环境的局限,知行合一,外部环境对思维的影响,突破思维的局限,开拓视野等,如2014年山东卷《开窗看世界...

    2022年4月18日
    1.4K0
  • 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

    以下是胡适的名言名句“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胡适的《愿过有意思的生活》。 适用主题 热爱生活,探索生活,探寻生活的意义等,如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情》,2006...

    2022年4月28日
    8750
  • 11月你好!11月唯美句子文案

    1. 无人做你的光芒,就自己照亮远方。11月,加油! 2. 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11月,你好! 3.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越努力,越幸运,11月你好! 4. 你从不曾给我一次回眸,我却始终在对你微笑。11月你好! 5....

    2022年11月6日
    7720
  •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以下是好词好句“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俾斯麦。 适用主题 坚持不懈、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等作文话题,如2012年山东卷《孙中山箴言》。 示例 有志者事竟成,普鲁...

    2022年7月8日
    1.5K0
  •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以下是好词好句“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王符的《潜夫论·贤难》,意为:一只狗会因为见到可疑的影子而大叫,其他的狗听见声音也会跟着叫起来。意指不辨真相,随声附和,讽刺人们的从众心理...

    2022年5月17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