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篇与残躯(读《红楼梦》、《美感论》有感)

残篇与残躯(读《红楼梦》、《美感论》有感)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书,它那样波澜不惊地就书写了生活。为了让生活不被俗务所侵扰,贾政、王夫人这些人都被挡在外面,以大观园的围墙为界,里面是精神世界的,或者说是精神导向的。在这个地方,连柴米油盐都带着一些情趣。厉害如凤姐,在探春起诗社的时候,也要赶紧答应奉上50両白银,以作开社之用。并补说一句:“不这样,我岂不是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这个大观园,只有诗社、红罗帐和女孩儿们。

这是我喜欢前80回的原因。看过几十遍《红楼梦》,我从来不看后40回。即便有几次勉强想要继续,也没有成功过。倒不完全是因为文字粗鄙得已经够呛,更重要的是,续本里的人物都很讨厌。比如,宝钗的世故,在前80回里有某种律己和宽容的正义支撑着,后40回则成了完全的工于心计。黛玉的反差更大,除了恨嫁这件事,她甚至关心起经济来。

后来又听刘心武讲红楼,直接把这部小说讲成了阴谋论,到处都充满着不可告人的宫闱秘闻。好在蒋勋讲的《红楼梦》旨趣与曹雪芹相当,对原著的讲解极好。

不过无论如何,我不大赞成创作式续写。评论是评论家的事,不喜欢可以不看,续写却是要假借原著的名义出现的。它的致命在于擅自更改了一种原意,读者却还不知道。在我看来,残篇倘若能够获得关注,并在流传的过程当中被认定是好的,那它本身就是好的。没有人可以成为第二个曹雪芹,他的经历和性格,他的才华,都是不可替代的。勉强续写,也不可能成功。从古至今,真正伟大的作家从不尝试续写经典。他们因为太认可这些作品,就对作品带着几分敬畏。这份敬畏之心有一半出自他对经典的承认,另一半是来自对于他者的尊重。承认了他者也就意味着承认了每一个人,包括自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作家才有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的作品。那些无知无谓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也就永远无法进行真正的创作。

最近读朗西埃的《美感论》,我又看到了相同的观点。在这部书的第一篇,朗西埃解析了一尊雕塑“赫拉克勒斯的残躯”。这具雕像是一个人体,可是没有双臂,也无头颅。这反倒使躯干成了唯一的重点。这躯干血脉贲张,腹肌明显,大腿粗壮。就好比一张局部特写,唯一留下来的是最能展现力量感的部分。可以说,这座躯体因为被毁坏了,反倒因祸得福,成就了它,令它明确地表达了一种叫做强健的观念。它与我们惯常的瞻前顾后和面面俱到不同,这具残躯的存在,打破了传统当中错综复杂的平衡,成了纯精神的。

朗西埃在对它进行过一番描述之后,表明了残躯的价值。在他看来,一具残躯之所以可以变成艺术经典,是通过它本身的样子达到的。残躯没有通过迎合来获得这种地位,它的被认定要么是它符合一种永恒的审美标准,要么是它恰好符合当前的审美标准。因为它是它所是,又成了经典,它就变成了传统和当前的交叉点。就好比断臂的维纳斯,各种尝试为它接臂的行为都宣告失败,因为似乎接上去的手臂总是格格不入。赫拉克勒斯的残躯也一样,在一轮轮的修复方案失败之后,朗西埃实际上解释了缺陷美存在的理由。这理由也正是我支持《红楼梦》残篇的理由。

声明:词多多www.ci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的。

(2)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14:15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14:20

推荐阅读

  • 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元和十三年,一个清冷的秋夜。江西浔阳的湓水之滨,一个中年男人在河边徘徊。月亮又一次地圆了,那洒向大地的清辉,被粼粼波光折射出一种梦幻的美。今夕是何夕?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只记得这中秋的满月,已然陪伴深处异乡的他不止一年。他下意识地摸一摸鬓角...

    2022年11月4日
    1.2K2
  • 唯物主义爱情

    李至颖就坐在我对面,穿着黑色的背心,一条屎黄色的沙滩裤。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初恋:“我曾经喜欢过一个女生,那时候我正准备高考。我妈以为我自己在房间里复习,其实我是在跟女友聊天。我们每天晚上11点开始聊,一直到凌晨4点。每天如此。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2022年8月2日
    8571
  • 健康的每一天,都是福报

    曾经多次谈论过关于健康这个话题,也许大家会觉得是老生常谈,但是人活着的每一天,都跟健康息息相关。发现有很多人都没有把健康放在眼里,却把工作和事业放在第一位。 这真是极大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其实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这么想,特别是在大湾...

    2022年11月4日
    4170
  • 故乡情佳作:《故乡的眼》(抒情散文)

    只有池塘才是故乡的眼。老井不是,虽清澈却缺少了生气。溪河也不是,它远远地绕开村庄,过于匆促而疏远。只有池塘,如同邻居家那条无赖的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村庄边缘某座黑瓦白墙的土房前,丝丝入扣地记载着整个村庄的酸甜苦辣,但恒久地保持沉默。 池塘是村...

    2023年3月6日
    3470
  • 生活点滴:我家的缝纫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上收音机,称之为“三转一响”,农村家庭要得到其中的一件也非常不容易。拥有“三转一响”的婚嫁,那是豪嫁,并不亚于现在的“有车有房”。若是谁家有其中一件,那绝对是极有面子和值得炫耀的,它是身价的象征。 ...

    2023年3月6日
    2860
  • 善钓者的时光

    除却写字之外,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耐心的人。 我的朋友孙光照与我两样,他是个对任何的人和事都极有耐心的人。熟悉孙光照的朋友都喊他少时的名字大中。大中的耐心的表现之一是喜欢钓鱼。 当大中约我去钓鱼的时候,我其实是想拒绝的,因为不想到水边去枯等和喂...

    2022年11月5日
    49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